联系我们

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SHENZHEN SHENSHANG HOLDING GROUP CO.,LTD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科技中三路1号
海王银河科技大厦
电话:+86-0755-83836466
+86-0755-83835466
传真:+86-0755-88306743
邮件:shenshangkonggu@szssct.com
新闻中心
别让雷锋“三月里来四月走”
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,“学习雷锋”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注的话题。
什么是真?什么是假?什么是善?什么是恶?带着大家的疑惑,晨报记者在两会会场上寻找答案。
“重新寻找雷锋精神尤为重要”
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的导演王再兴
“一切向钱看的背景下,我们的社会道德出现了很大的溃疡。在‘挟尸要钱’、馒头里染色、瘦肉里加精这些事件后,重新寻找、认识、倡导雷锋精神,尤为重要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的导演王再兴,昨天就着这部影片,给记者讲了很多他跟雷锋的故事。
有个普通人,他叫雷锋
“我是从小学雷锋,进了部队又接触到雷锋班,1995年为了写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剧本,还采访了雷锋班的4个人。”王再兴认真地告诉记者,雷锋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,他热心乐观、乐于助人、勤俭节约。
“也许现在的孩子,不知道上世纪的事情,没有办法理解。”王再兴介绍,旧社会时雷锋是孤儿,他把社会当做自己的家,心存着报恩的思想,乐意帮助很多人。
通过采访,王再兴记录了雷锋的很多小事:
发一块月饼,雷锋把月饼送给矿工;
给人扫地、帮人倒水,干的都是平常的事;
连队新兵修汽车,棉裤给硫酸烧了个窟窿,雷锋晚上查夜发现了,就从自己帽子里掏出棉花给补上。
“雷锋就是一个这样普通的人、平常的人,做的也都是平常的事。”
这个时代格外需要雷锋
王再兴觉得,现在这个时代格外需要雷锋。
“他知道国家资源缺乏,一颗螺丝钉捡起来收着、用锡做的牙膏皮也收起来。”王再兴说,连队蔬菜长蚜虫,雷锋就带着队友到抚顺火车站去捡烟头,熬成烟汤来浇菜。
“到咱们今天,资源更是紧张,有多少人能自觉地节约一滴水、节约一度电、少用一张纸?全国每人节约一张纸,保护下来的可就是一大片林子啊!”
“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播放的时候,一个女同志看完就哭了,她告诉我,小时候学雷锋从来都给别人让座,现在老了,却少有人给她让座。现在咱们都是独生子女,‘我为人人’的想法少了很多很多。”
领导干部要带头学雷锋
说起雷锋的道德模范作用,王再兴呼吁: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学。
“为什么会出现一大批官员贪污腐败?这种情况下,我们首先就得学雷锋,他教给大家的,都是勤俭节约。”王再兴还认为,学雷锋同时也要常态化,避免学成“一场风”,“建议大家作为一个平常人、抱着一颗平常的心,多做平凡的小事,经常去做这些事。”
“感激安徽人,他们就像活雷锋”
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维芳回忆在皖五年知青生活
“我们小时候那可是真学雷锋啊。”说起雷锋,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维芳眼神里充满崇敬。1962年雷锋因公去世,朱维芳那年12岁,“去世后,他的事迹才广为流传,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偶像。那时候人很淳朴,现在大环境与上世纪60年代不一样,越是经济发展越不能道德滑坡。”
当时雷锋就是言行的榜样
“那时候我们对雷锋都崇敬得不得了;不像现在,说某人学雷锋做好事,大家第一反应都是真的假的?如果是真的那也太傻帽了。都是这种怀疑和犹豫的心态。”
雷锋是潮男么?他的好人好事是真实发生的么?网络上不乏质疑的声音,朱维芳说:“当时对他只是有所耳闻,知道他是孤儿,为人谦逊、乐善好施、多才多艺。而且知道他是部队的,那时军人很受人羡慕和尊重的。”
朱维芳笑着回忆起学雷锋的小事:捡到一分钱,交给警察叔叔,他会笑着敬礼;看见老人、小孩一个人过马路,行人帮忙,警察叔叔也会过来牵一下。
“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要像雷锋一样,万一有不好的念头,就会想:雷锋肯定不这样。”在朱维芳那一代人看来,雷锋是永远的榜样,“人与人之间很单纯、充满爱。”
亲历安徽人也像活雷锋
都说:东北人都是活雷锋,其实,安徽人也像活雷锋。此话怎讲?
“我一直很感激安徽人,1968年作为上海知青,我下放到贵池,当地老百姓对我可好了。”那时一般农村家庭都是一顿干饭、两顿稀饭,只有家中丈夫多吃一顿干饭,“我去了也可以吃到两顿干饭,他们自己吃不饱也要给我吃。”
还有则小故事感动了所有在场人士:“印象最深的是1969年安徽发大水,贵池那边要破圩了,当地老百姓第一个想到的,就是把我们上海知青先送到安全地带。离开时,我们真有生离死别之感,村民们压根就没想着先保全自家人,对我们太好了。”
五年后,朱维芳选择留在安徽,并扎根下来,“告诉孩子们,别认为农民很脏、很粗鲁,我现在认为他们都是淌着香汗的。”
如今“小悦悦”事件不可思议
走过那些岁月,如今的“小悦悦”事件、彭宇案,让朱维芳听起来感到很不可思议。“开始不敢想象啊,一个乐善好施的民族,人与人之间应该像家人一样相互爱护、相互温暖。”
“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,让很多事情看起来都颠倒了。”有个段子调侃,学雷锋都是三月里来、四月走,朱维芳说,这可要不得,“越是社会发展,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道德不能滑坡,尤其对我们这个有着优良传统的民族来说。”
“不能觉得学雷锋就是傻乎乎,雷锋应该是一位集大成者,是民族的标杆,否则我们这现代社会会越来越孤立。”朱维芳也期待大家一起行动,找回失去的精神家园,促进社会风尚回归。
“捡纸团也是学雷锋”
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亚非
啥样的行为算是学雷锋?在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亚非看来,热心地帮别人指路是学雷锋,捡起地上的纸团是学雷锋,工作人员在自己的位置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也是学雷锋。
“我明天就发微博号召公司的员工,好好找找身边的雷锋。”王亚非说,当你能够发现身边的雷锋,就已经说明有了学习雷锋的意识。
王亚非说,在号召年轻人学雷锋的时候,可以树立身边的标兵,让他们学习身边的榜样,这样更有利于大家将学雷锋付诸实践。
王亚非是“微博达人”,“我们国家有10亿部手机、8亿网民,大约有1亿网友开通了微博,微博上各种声音都有,领导干部们也不妨在这个平台上跟大家谈谈。”
“比如,我在微博上发消息说,在大门口扔了纸团这很不好。就有员工回复我说,您有没有把它捡起来啊。还有人说,我经常在门口看见你,你都不认识我们,你欠我一个歉意。”王亚非说,“你看,这样的交流方式不是很好么?”
“雷锋爱拍照无可厚非”
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
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说,对学习雷锋的呼吁和号召非常有必要,“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标兵。”
有声音表示,学习雷锋会抹杀人的个性,“这要看个性是什么。”程恩富说,如果个性中的东西是自私、冷漠,那这样的个性就应该被抹杀;如果个性中的东西是助人为乐、大公无私,那就应该更加彰显。
程恩富支持一家只生一个孩子,“我们资源环境的承受力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要求,决定人口增长不能过快。”在他看来,独生子女出现的问题跟家庭中孩子数量没关系,而是德育教育的缺失造成的。
类似“小悦悦”事件的发生,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,不少人开始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。
对于网上对雷锋的“另类解读”,诸如雷锋喜欢拍照、把自己做的好事记在日记里等等,程恩富则觉得这些情况“无可厚非”,“雷锋也不是苦行僧,他也是活生生的人,他自己还有一块英纳格的手表和茄克衫,这都不能否定雷锋精神。”
对于雷锋做好事不留名,但是却写在日记里,程恩富表示,把好事记在日记里,并不能断定雷锋的意图就是为了被公布出来给大家知晓,“如果雷锋还在,他也可以写微博记录他的好人好事。”
“想把感人故事拍下来”
小品表演艺术家黄宏
“我们这一代人,是受雷锋的影响成长起来的;走到部队他成为我们的战友,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师。”说起雷锋,小品表演艺术家黄宏动情了。
“我现在就在跟八一制片厂计划,怎样把雷锋精神传承下来?这些感动人的小故事,如果能一个一个拍下来,一定能打动大家,感动世界。”黄宏说。